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几点建议
2017/05/16 浏览次数:

“菜篮子”是民生工程中最基础的部分,国务院办公厅今年的1号文件就是印发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明确政府在保障菜篮子主要产品蔬菜和肉类生产中的重要职责。我市属于海岛地区,土地资源缺乏,自然灾害性天气频发,建设稳定的保障性“菜篮子”基地的意义更为重要。目前全市现有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0.8万亩,已建成蔬菜基地面积18000余亩,并拥有生猪规模养殖场有10家,截至今年3月份,全区生猪存栏3.21万头,出栏1.34万头,猪肉产量898吨,占全市的60%。其中定海区蔬菜基地面积和生猪养殖量占了全市的60%以上,是我市菜篮子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随着新区建设推进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市民对菜篮子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舟山作为未端市场,在整个流通领域中处于劣势,更需要本地生产的支撑。建设现代化的菜篮子供应基地成为新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市菜篮子基地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困难。主要表现有:

一是发展空间缩小,一些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土地被大量征用,蔬菜生产面积逐年减少。五水共治使得生猪养殖下降迅速。土地流转难度加大,环境影响,致使菜篮子基地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困难。二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蔬菜基地原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蔬菜作物生产,每次台风受灾严重。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数额有限,难以满足建设与新区时代相适应的我市菜蓝子生产基地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三是从业人员素质矛盾突出。一方面生产经营者老龄化明显,而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较慢,不能满足产业需要。另一方面国家农技推广体系科特别是镇(街道)农技人员转岗缺编情况严重,科技引领和保障农产品升级的能力不足。四是本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待拓宽。除传统的自产自销外,本地品牌菜品培育滞后;生产的季节性与销售预期稳定性之间存在矛盾,销售渠道特别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平台不多,批发市场缺乏,特别是缺少吸纳季节性过剩的保鲜贮藏基础设施和加工企业。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重点围绕舟山群岛新区的产业功能定位,固化如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群岛新区大宗保障性农产品生产区域等,建议大力推进定海区块马岙、小沙、岑港、双桥作为农业四大功能区进行高标准建设。推进菜蓝子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清洁化和多样化生产,切实满足新区发展对于本地优质农产品消费需求。

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应强化对菜篮子基地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整合农渔业、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项目,对公共设施建设进行全额补助;提高田间基础设施、钢架大棚等生产设施的补助标准。

三是注重新型农民和国家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对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培育现代农业生产制度下的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制订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以培育一个带领一批的方式,吸引更多年青人从事农业生产,状大农业生产主体队伍。

四是重视农产品的产后拓展。

加快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强销售平台建设和农超对接,特别是应引导和强化国资菜篮子直营店与菜篮子生产基地的产销对接;筛选和扶持优质菜品生产主体走品牌化路子;支持“定海山”等区域农产品品牌参与菜篮子农产品的营销与宣传,支持和鼓励蔬菜种植主体合作建设区域性蔬菜初级加工处理场所建设,提升菜篮子基地生产的产品档次和质量

五是重视生猪供应产业基础建设

根据目前养殖基地畜禽污染整治、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养殖规范提升、美丽生态牧场上投入巨大的现状,应加大市级对于县区的财政支持;环保、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对支持规模养猪场环保提升改造的服务和支持;研究对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生产、污水治理设施运行、设备运行维护等激励机制。研究起动利用离岛建设大规模生猪养殖基地的产业可行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