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大会发言
大会发言
重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2017/05/15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舟山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4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4.04%,老龄化程度居我省第二。如何让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同时,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各级政府需要破解的难题。

我市老年教育工作起步于1989年建立的市老年大学,目前全市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主要有老年大学、舟山社区大学、老年开放大学等。老年大学由老干部局主办,是我市老年教育工作的骨干,其开设的书法、合唱、烹饪、舞蹈等30多个专业,深受退休干部职工的好评,2016年秋—2017秋,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共有在读学员3500多人。舟山社区大学、老年开放大学由舟山广播电视大学舟山蓉浦学院主办,作为教育系统老年教育工作试点,于2016年起在定海、新城等地招收学员。另外,乡镇(街道)、社区也积极举办养生保健、信息技术、家政服务等短期培训,努力满足老年人对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需要。

虽然我市老年教育工作起步较早,但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与杭州、温州等地距离逐步拉开,老年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统筹协调有待加强。虽然国家法规政策明确了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将老年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市老年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未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以落实。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缺乏具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牵头单位不明确。老干部局、教育局、民政局、文化局等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场地等教育资源未能充分整合、有效利用,老年教育覆盖面还不高,布局有待优化。

二、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我市老年教育服务机构办学经费总体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如,市老年大学校舍老旧,投影仪、电脑、空调配备严重不足。各乡镇(街道)、社区老年教育经费包含在成人教育经费中,没有单列,且标准偏低,随着老年教育人数逐步增加,人均教育经费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师资队伍稳定性难以保证。老年教育内容丰富,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热情高、服务好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全市从事老年教育的基本为兼职教师,报酬较低甚至有些是无偿劳动(一般按每小时50元的标准给付),师资队伍稳定性难以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老年教育的供给范围和质量保证。

四、老年教育公平性和普惠性不足。目前,全市老年教育机构中,条件相对较好的是市老年大学,占地16亩,有教室23间,但教室利用率还不到四成。原因是该校由老干部局主办,其服务对象以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为主,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老年人被挡在校门外。而教育系统举办的老年教育机构刚刚起步,开班有限。社会各界对实现老年教育公平的呼声比较强烈。

为此,我们建议:

一、发挥政府统筹作用。老年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给予关心支持。一是尽快启动顶层规划。建议政府层面根据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舟山实际,研究制定我市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实施方案,合理配置老年教育资源,优化老年教育布局。当前,重点要做好基础调研,摸清我市各类老年群体、各年龄段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为科学制定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二是完善老年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老年教育工作的政府统筹,将老年教育工作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建立由市教育局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文化、财政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负其责的老年教育工作机制。

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议将老年教育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老年教育支出与财政收入相匹配的动态增长机制。设立老年教育专项经费,支持老年教育服务重大项目(如学习资源建设项目、学习平台建设项目等)的实施。二是探索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教师到校外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在职教师参与老年教育可折算为在校工作量。二是建立老年教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支持老年教育机构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三是由市教育局牵头建立老年教育教师信息资料库,为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信息服务。退休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既有专业教学优势和教学管理经验,又有充足的自由时间,师生同为老年人便于沟通理解,是老年教育不可多得的师资人才资源。此外,老年教育机构也可临时聘请一些法律、政策、医疗卫生、生活保健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为老年学员普及相关知识。市老年大学在老年学员中发现、选拔有一定特长的人才,为其他学员授课的做法也值得推广。

四、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坚持老年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推进我市老年教育扩面提质。一是提升优质资源辐射面。对市老年大学教学设备设施以及厕所、楼道等进行改造,使其更加符合老年人学习生活的特殊需要。市老年大学要加强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联合,发挥其场地、校舍、师资优势,实现招生对象由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向全社会老人拓展,打破体制内外差异办学的围墙,让所有老年群体平等地享有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二是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积极利用社区礼堂等场地,搭建乡镇、社区老年教育平台,实现老年教育办学地点由城市向农村拓展。加大宣传力度,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我们责无旁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