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集萃
提案集萃
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海岛民宿的建议
2016/03/02 浏览次数:

 

舟山的民宿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随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民宿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9月底,全市渔农家乐集中村33个,休闲示范点76个,渔农家乐民宿2099个,累计投资9.67亿元。民宿已成为我市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海岛民宿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整体推进的政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舟山尚未出台较完备的有关民宿产业的发展规划,没有对民宿及其相关旅游配套产品、设施等进行统筹谋划。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层次低等不足,与我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人文景观优势及旅游业所处的地位不相称。

      2.民宿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凸显。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民宿集中上马、快速发展,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未能同步跟上,导致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3.创新不足,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目前,舟山民宿产业虽已具一定规模,但民宿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较突出,海洋海岛特色不明显。部分民宿经营户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对民宿产业的理解比较肤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宰客、乱拉客等现象,破坏了舟山民宿的形象。

      4.宣传力度不足,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由于宣传晚、方式单一,造成舟山民宿产品知名度低下,加之没有发展自己的特色品牌,与舟山“海天佛国”“千岛之城”的独特地位不相吻合,在全国来看,品牌吸引力不足。

为此,建议:

1.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民宿发展规范化,合法化。尽快出台民宿产业发展政策,尤其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增强与当地各民宿业主的沟通交流以及法律知识宣传教育、业务培训辅导、东西方文化差异解读,提高业主的政策知晓率和当地农户的法律、文化、卫生意识。同时经营者可以通过学习国内外成功的民宿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顾客体验;也可以通过综合素质培训,参加本地职业院校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举办的各类专题培训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2.因地制宜,保护性开发。民宿建设应坚持公益性与生态性相结合,利用海岛上天然材料,对民宿进行充满自然与历史文化气息的遗迹生态改造。遵循源于海岛、融于海岛的原则,避免因千篇一律的现代化装修风格而失去了传统海洋文化特色。同时,要加快海岛水、电、污水排放、垃圾收集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海岛生态环境。

        3.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海岛民宿发展特色。将海岛民宿建设与文化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学生资源优势,实现海岛民宿创意建设;可以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例如在经营民宿的同时可以延伸产业链条,丰富其他业态,如餐饮、咖啡、酒吧;在艺术氛围浓厚的民宿区域也可以引进画廊等,丰富民宿产品。创新海岛民宿发展模式,通过“政企合作”、“村企合作”的模式开发成海岛民宿群落。加大精品民宿高端经营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从事民宿改造和管理,从而发展高端度假民宿项目,提升海岛民宿的档次和服务标准,使舟山海岛民宿成为一种特色品牌。

        4.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品牌效应。在宣传方面,要依托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大力渲染舟山的蓝天、碧水、沙滩、海鲜、观音文化和神奇的“北纬30°”,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更多消费者。鼓励发展民宿电商,推动民宿经济的品牌化、电商化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