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集萃
提案集萃
关于提倡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建议
2016/03/02 浏览次数:

 

本世纪以来,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定海公园、海山公园、长岗山公园、东港体育公园,以及定海、新城、东港海滨公园等为居民提供了日常休憩健身的场所。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市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845公顷,城市绿地率34.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65平方米,达到了园林城市的基本目标。

但我市园林绿化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城区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很多居民还不能就近享受公园服务。新城区公园多,老城区公园少;山地公园多,城区中心公园少。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很多农村社区街道划入城区范围,但区域内还缺少公园。

二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有待提升。公园绿地、道路绿化草坪面积偏大,乔木种植太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较差,而且草坪养护耗费的人工、机械、汽油、淡水等较多,成本高。公园为群众服务的功能性和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性需要加强。

三是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毁坏山林、填埋河道、人工堆坡等随意改变自然地形地貌的行为较普遍。河道驳岸过度强调硬化,忽视生态环境。有的风景区内房地产和酒店开发过多,破坏了自然地貌和森林景观。

四是绿地养护缺少规范和指导,园林绿化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明确。市市政园林局撤销后,对园林绿化的影响比较大,建设部要求的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的文件精神和技术难以落实。绿地养护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考核标准,各区域、各部门、各单位养护质量相差很大,破坏绿化、车辆进入绿地等事件时有发生,园林技术工人的培训、新技术的推广、园林绿化评比奖励、宣传、执法工作急需加强。

按照《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打造花园城市是我市发展目标之一。规划将构建涵盖全岛、城乡结合的绿地体系,规划郊野公园35处、湿地公园2座、海岸公园3座。规划2030年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1942.5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4.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19平方米。考虑到不仅园林绿化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财政资金,而且建成以后的养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规划2030年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1942.56公顷,参照外地每年每平方米10元标准,需要养护费用约1.94亿元,显然,这是我市财力难以承受的。因此,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化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主要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水、以及物力、人力和财力消耗,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城市,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从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四个方面,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为此,建议:

1. 严格按照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把建设舟山海上花园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在积极拓展城市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均衡绿地分布,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城乡结合部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快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化和绿道建设。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见绿,500见园”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完善绿地系统综合功能,推广节约型园林绿化。树立整个舟山大花园的概念,统筹城乡绿化发展,保护城市规划区内水系、山体、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资源,重点保护好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生态控制区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以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进一步完善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2. 要将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和养护管理中。从节约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能源、材料、人工等方面考虑采取节约技术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追求高档用材和过大规格苗木、从山区移植古树到城市、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植物、滥设粗劣雕塑和小品、使用昂贵灯具造景、盲目建设大广场、大喷泉、大水景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提倡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草坪按适当比例搭配。限制大面积的观赏草坪,减少大面积的规则式修剪的色块。推广使用乡土树种、乡土地被植物、宿根草花、自衍草花等,节省人工养护工作量,提高生态效益。强化城市内自然山体保护和绿化,对违法开山采石取土造成的裸露、破坏山体尽快实施生态修复。河道边坡尽量采取生态型驳岸,种植本土水生植物。绿地灌溉利用收集雨水、自然河道、中水回用等措施,节省自来水用量。

3. 理顺职责,加强指导。建立健全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城市绿化目标责任制,从管理机构、资金投入和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保障。首先要建立市级园林绿化专业管理机构,整合城建、农林、交通等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职能,各县()建立相应的园林绿化机构,确保政令畅通、职能到位,确保花园城市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划分到当地政府落实建设,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方式确定设计、施工、监理、养护单位。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以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的标准,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方案审核。加强对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制定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和施工技术指导。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经验,制定我市统一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和养护定额标准,加快培养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鼓励民营园林企业进入绿地的运营和养护。通过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公示、征求公众意见、评选优秀绿化家庭等措施,提升社会公众在设计、建设和管理各个方面的参与度,实现全民共建共享花园城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