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习总书记在新建社区视察时强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就我市环境保护现状看,空气质量指数、绿化覆盖率等位居全国前列,“天然氧吧”的名片也着实让其他城市羡慕。这一切,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分不开。近年来,我市主要针对海岛生态保护、滩涂湿地保护、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及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等方面展开工作,从整体来看,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但是,我市环境保护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土壤及海水污染防治漏洞较大,化学品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以下简称为“废液”)收集、养殖尾水排放等方面监管缺位现象尤其突出。纵观我市,使用化学品的单位很多,如各类化工厂、学校实验室、一些医药生产单位、医院、部分需要使用化学品的水产加工企业、水产育苗场和养殖场、食品加工企业乃至检验检测机构等等,而化学品“废液”如何处理已经成为相关使用单位烦恼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市缺乏有资质的化学品“废液”收集、处理单位或回收企业,部分使用单位通过与市外有资质的处理企业签订合同来处理“废液”,致有大量化学品“废液”去向不明。这些“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将造成土壤和海水污染。在养殖尾水排放方面,浙江省出台了DB33/453—2006《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要求》地方标准,规定了排放要求,但养殖尾水处理却是少之又少。我市现有海水养殖面积 10.77万亩,其中围塘养殖面积4.4万亩,大部分池塘养殖产生的尾水及池底残饵、死骸等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以直排形式进入大海,是引发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日积月累将产生严重后果。
格外需要关注的是,化学品“废液”对环境影响的潜在威胁正在不断增加,土壤对化学品“废液”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吸附性和累积性,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种植蔬菜瓜果或养殖水产品等,可能存在蔬菜瓜果及水产品(如贝类的吸附性特别强)对化学成分的吸附,将直接影响民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尾水对海水富营养化的影响并非危言耸听,近年来舟山海域发生的一定规模的“赤潮“,已经影响了既有的海洋生态系统,导致一些年份部分生物品种(舟山优势品种)无法正常繁衍。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对舟山这一以海洋为生的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建设美丽舟山,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政府职能部门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履行自身职责,而每一位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更应该遵循法律法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下,舟山的天才会更蓝,海才会更富饶,人民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高度重视化学品“废液”及养殖尾水的监督管理。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将其列入“十三五”期间我市“五水共治”的“污水”治理范畴,制定具体方案与工作计划,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力争五年内达到监管全覆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环境保护与美丽舟山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手册、墙绘等载体将环保意识深植于民众,让每一位民众都成为美丽舟山的守护者。
二、注重实效,建立补贴机制,尽快实施相关环保措施。政府应立即引入或组建有资质的化学品“废液”收集、处理企业,破解我市化学品使用单位“废液”处理难题;同时,要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化学品“废液”回收及养殖尾水处理,敦促养殖单位建立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建立环保补贴机制,对于相关单位建设环保设施并按规定达标排放的,由政府给予一定的环保补贴。
三、加强监管力度,形成环境治理的高压态势。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上述两类“污水”的管理,对于随意向水体排放化学品废液,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坚决予以重罚,对于重污染单位坚决予以关闭。对于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养殖场,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期限内未达标的,给予相应的惩处;逾期不整改,应责令关闭。同时,对于怠于履行职责的相关监管部门,政府应进行行政问责,以期提升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