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将舟山建设成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石油炼化一体化的重要基地,这为舟山新区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新的前景和方向。新区要发展,交通必先行。舟山北向大通道作为新区规划的三个亮点之一,是新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撬动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先导工程和关键,从目前来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显。
一、加快建设舟山北向大通道是舟山群岛新区区位和港口优势得以发挥、推进新区大发展的关键引擎。区位和深水港口是舟山最大的优势,也是舟山成为新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根本原因。舟山的区位和深水港口优势主要体现在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服务中。而要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服务,就必须完全打通海上、陆上的通道,实现舟山港口与大陆特别是上海的高速公路网络连通,以极大地改善港口的集疏运能力,极大地促进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保障服务中拓展自己的经济总量,从而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新区建设目标。
二、加快建设舟山北向大通道是舟山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就要建立完善江海联运所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和服务枢纽中心,不仅需要打通水上通道,同时也必须打通陆上通道。为此,建设北向大通道,将打通宁波、舟山、上海的沿海陆路通道,以舟山为接点,依托舟山跨海大桥连接宁波、依托北向大通道连接上海,使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连为一体,形成沿海环形的集疏运公路网络,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东部区域的交通畅通水平,对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建设舟山北向大通道是建设舟山港航物流核心圈的必然要求。新区规划明确指出要“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岛”,其核心区块主要集中在岱山、衢山、泗礁、大小洋山岛、大小鱼山岛和大长涂岛等舟山群岛北部岛屿。这一带港口和岸线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空间和发展潜力很大。一旦北向大通道建设完成,将使舟山北部众多的港口和岛屿之间实现陆路相通,改变以往单纯水水中转的运输方式,有望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综合集疏运体系,快速推进舟山港航物流核心圈的建设。
四、建设舟山北向大通道是推进新区绿色石化等大产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先导。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调研时提出要建设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即“民营绿色石化基地”,这是推动舟山新区大发展的大产业。根据有关研究和分析,理想的选址是位于舟山北部的大鱼山岛,如果在此建设大型绿色石化基地,就必须打通舟山北部连接鱼山岛通往上海的陆上运输道路,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
五、建设舟山北向大通道是改善舟山投资、旅游、居住环境的重要抓手。连接舟山、岱山、大洋山的北向海上陆地大通道一旦建成,将形成上海、舟山之间最短的陆路通道,产生出综合性的大桥正向效应。除了有利于形成以舟山为接点或枢纽的交通以及综合性集疏运体系外,还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企业来舟投资落户;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人依托便捷的交通来舟旅游休闲;有利于改善舟山居民特别是岱山、嵊泗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此外,建设舟山北向大通道也有利于提升部队战备运输和后勤保障能力。
综上所述,北向大通道是舟山新区优势和潜力发挥的关键通道,是架构舟山和长江经济带交通、服务体系的命脉通道,是推进新区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活力通道,是保疆卫国、保障后勤补给的战备通道,也是满足新区生产生活的经济和民生通道。只有尽快建设北向大通道,才能迎来舟山新区的大开发大发展。为此建议:
一、务必统一思想认识。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加深对加快推进建设舟山北向大通道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发扬“勇担使命、四干兴舟”精神,推动大通道项目尽快上马建设。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建设北向大通道的宣传和造势工作,以统一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认识。
二、争取列入“十三五”规划。要将大通道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邀请有关专家对大通道的线路方案等既定的研究成果进行新一轮的深入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编写有关报告,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
三、尽快推进成熟项目。北向大通道规划线位起于富翅岛,途经岑港、马目、岱山至大洋山,连东海二桥与上海相接,包括的大桥很多,不可能全面开工,应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分步实施建设。现阶段,作为北向大通道的起点—富翅大桥的施工图已制作完毕,可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于2015年动工建设;岱山大桥已经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正进入争取政策支持、申报立项阶段,要努力争取在明后年上马;岱山至洋山的大桥,应全面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以便早日建设。
四、切实加强沟通协作。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国家、省级层面的领导以及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上海、宁波等地的对接和联系,做好两省市之间的主动沟通协调工作,争取两省、市对大通道项目的支持。
五、抓紧搭建工作班子。北向大通道投资巨大、工程复杂,涉及面广,必须成立由市领导任总指挥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有关人员组建专门工作机构。要保障落实工程前期开展经费。要探索和创新资金筹集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拓展建设资金的来源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