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种网络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地下管线的种类进一步增多,布设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从城市向渔农村拓展,密度大大增加,有供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煤气管、石油管道和有线电视、通信光缆、电缆等。其中很多埋设于道路底下,涉及住建、通信、水务、广电、电力等诸多部门20余家单位,除市政公用基础管线归住建部门管理外,一些专业管线由权属单位各自铺设和管理,布局分散凌乱,原有图纸因当时尚未建立电子档案,加上多次维修或扩容改造,已面目不清,残缺不全,缺乏系统性,管理上较为混乱,牵头部门的管理职责和统筹力度偏弱。一旦哪家单位要维修、改造或扩容,施工单位在没拿全其他部门图纸的情况下只能凭目视开挖,一不小心就会损坏其他部门埋设的地下管线,从而带来安全隐患。而且有些管网已运营多年严重老化,如舟山本岛由舟山蓝焰燃气有限公司铺设的燃气管网,有
现随着“五水共治”的强势推进,还带来了新问题:使用各级财政资金铺设的渔农村污水管道(包括生态化处理和截污纳管两种方式)竣工运行后,如何筹措解决和落实今后日常的运营维修保养经费和管理职责,构建长效机制。
对此,住建部门已开始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准备对地下管线的运营管理进行进一步规范。借此机会,特建议有关部门按统分结合、系统管理、有效对接、职责明确的原则,解决地下管线建设和运行多头管理的问题,加强统一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1.要进一步强化住建部门作为统筹管理地下管线的牵头部门管理权限和职责,设立单立的内设机构,加强统一规划、指导、协调、监管、服务,提升统筹力度,尽量合并同一年度的开挖,减少道路开挖频率。应用其他先进城市最新成果,在新埋管线地区要加快实施地下管线共同沟的建设,并在老埋管线地区创造条件逐步推行。建议市政府根据新情况,尽快修订出台新的地下管线管理规定,并将未来要逐步推行的地下管线共同沟建设、管理、维护保养也纳入这个规定。
2.进一步理顺供水、污水管道运营管理体制。建议按厂网一体化管理的原则,实行厂网相联的供水、污水一张网,确定一个主体统一管理(如建设由其他主体实施的,则竣工后应将档案、图纸也一并移交),切实解决多头管理问题。同时,逐步理顺渔农村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向用户开征污水处理费。过渡期间,先列入财政预算,帮助解决厂网的日常运行和维修保养问题。
3.结合这次地下管线的普查,对所有地下管线进行一次专业性安全风险评估,确有安全险情的要列出计划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在完成地下管线普查的基础上,各权属部门要尽早绘制地下管线图的电子档案,统一纳入住建部门的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方便相关部门和单位共享。以后各权属部门如变动地下管线,应按图纸和实际相符的原则,负责电子档案图的更新,确保图纸真实性。
4.各权属部门要加强对所辖地下管线的日常监管和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破坏地下管线行为的打击力度,严肃处理肇事者。
5.建立地下管线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由牵头部门召集地下管线的相关部门定期举行一次联席会议,就相关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研讨共性问题和解决良策,为加强统一监管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