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对产品发展的扶持政策要有退出、转型机制
2013/07/09 浏览次数: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不少产品(包括组合产品,下同)的发展出台了扶持政策,这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其正面效果不言而喻。但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也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一旦扶持过度,无节制发展,就会产能过剩,导致供大于求,丰产不丰收,特别是不能长期储藏和长途运输的农产品更是出现了“多了多了、少了少了”不断交替的怪现象。其结果,产品发展当初需要政府扶持,大量发展了又要政府扶持,以帮助其走出困境,政府白忙了一场空,还得到一个骂名,“好心办坏事”,显得十分尴尬。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那就是对产品发展的扶持政策既要有准入机制,又要同时设置退出、转型机制,在对某一产品的发展出台扶持政策的同时要设置终止扶持政策的前提条件。即当原来扶持发展的某产品发展到供过于求时,政府对该产品发展的扶持政策就要终止,并调整扶持的方向,转向提高产品质量(包括创新技术和工艺,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国际品牌,提升服务质量等),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如何准确判断某一产品是否供求平衡,产业性行业协会有着独特的不可或缺作用,它对产品的饱和度最灵敏、关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因此,政府在对某一产品出台扶持政策时,应充分发挥产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多听取其有关总量控制的意见,帮助政府把关,构建扶持政策的退出、转型机制。而且政府在出台对产品发展的扶持政策文件中要同时起动退出、转型机制,注明扶持政策的底线(包括数量、发展速度、产品上下游的衔接配套),给企业和工商户、农户一个相对明了的信号,便于自我约束。这样,政府的宏观调控就会大大提高实效,也不会得到骂名。

对产品发展的扶持政策同时推行准入机制和退出、转型机制,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要求。

 

注:此信息被中共省委统战部录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