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检验检测是开展食品安全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监管部门执法的主要依据,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增加投入,加强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均建立了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检测能力稳步提升,对加强食品监管,促进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检验检测机构重复建设。各相关职能部门均建有检验检测中心,仪器设备基本雷同,利用率不高,缺少协调整合,技术力量不足,主要开展一些低端的常规项目检验检测,这种重复建设既浪费财力,又无法监管到位。二是缺乏良好的共享和互认机制。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行分段监管、多头管理,涉及农林、工商、质检、市场、卫生、海洋与渔业、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检测信息共享性差,造成重复检验检测,有时各部门口径不统一还会带来检验检测信息的混乱,给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选择权也难以得到保障。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缺少资源整合。
为此建议,在现有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新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开展试点,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统一搭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将现在分散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集中于一处合署办公,建立区域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类似于办证中心),人员、仪器设备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即归属暂时不变,但统一管理使用、统一检验检测、统一配置和处置仪器设备、统一检验检测标准、统一运用检验检测结果、统一信息报告(包括反馈给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发布,数据共享,各相关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继续挂原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牌子,以便与上级业务部门保持对接,继续得到相对应的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使“条条”一线的项目、资金和扶持政策仍能顺利到位。房屋等不动产和日常办公用品由政府提供,财政投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今后新增添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由检验检测中心提出要求和目录,谁投入产权归谁:市财政投入的,产权归中心所有;各职能部门争取来的资金投入,归部门所有。
打破职能部门界线,将区域内各职能部门的检验检测人员、设备集中到一处,成立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并不涉及行政管理体制和职能,我们认为是可行的,优于我省三门县采用的彻底整合模式。是在不改变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条件下,进行资源整合,有利于节约财力,提高检验检测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利于扩大检验检测项目,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提高设备的档次和精度,堵住一些高端检验检测项目处于空白带来的漏洞,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有利于检验检测信息的共享互通,提高检验检测透明度,避免重复检验检测,增强政府的公信力。通过这样的试运行,不断磨合完善,还可为下一步彻底整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积累经验。
注:此提案为现场办理提案,得到副省长、市委书记孙景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