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既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和农村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市农业机械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些先进农机具得到推广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缺乏展示平台,先进农机推广进程缓慢。农机不同于种子、农药等其它农业生产资料,推广应用一种新型农机不仅需要专业理论培训,更需要销售者的现场演示和购置者的操作练习。由于缺乏常年性的随季节和农事变化的先进农业机械展示平台和演示现场,很多先进实用农机不为人们所认识,推广进程缓慢。
2.装备结构不合理,部分农机陈旧老化。受财力等因素影响,我市农机装备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运输机械渐趋饱和,设施农业机械、农产品中小型加工机械、烘干机械等有待引进、推广,一些排灌机械、植保机械等老化严重,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3.农机队伍缺乏中坚力量,未能满足农机化发展新要求。当前农机监管、技术人员年龄老化或业务不精,知识更新缓慢,整体素质不高,跟不上农机化发展的新要求。
为进一步加快先进农机的应用步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现现代农业机械化,特此建议:
1.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园区,既是农机化新机具演示的窗口,满足农民眼见为实的心理,也是农机推广的一条新型有效途径。可依托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其机械配套率高、服务功能强、操作技能熟练等优点,就地设立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做。并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按农民所需,分区域、分类型、分主导产业加以建设,有关部门要在场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2.扩大农机种类,服务大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粮食生产上,更不能只抓拖拉机和收割机,要转变理念,拓宽思路,树立大农业的思想,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引进推广耕作、播种、灌溉、施肥、修剪、采摘、烘干、储藏、包装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的农业机械,因地制宜,扩大种类,积极示范,加快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
3.加强技能培训和宣传,满足农机化发展新要求。近几年,我市设施农业和各类高效种植模式发展较快,对配套农机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微喷灌技术、加工技术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势必会有更多的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因此,要加强农机队伍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同时,在农作物生长和农机使用的关键环节,要组织召开新农机新技术演示现场会,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