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最低保障工资水平的出台,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本次最低工资调整的影响最大。由于物业服务合同的服务期较长一般三到五年,签订服务合同当时考虑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往往参照当年度的工资水平,企业主要工种如秩序维护员(俗称“保安”)及保洁员的工资水平一般均在最低工资线左右,本次最低工资水平调整较上年度增加约30%,由此导致物业服务成本也将上升30%,由于一般物业企业在预测成本或向有关物业小区投标时管理费用及基本利润一般在10%左右,本次工资水平的调整势必造成大量物业服务企业亏本服务,这对于原本就是微利的物业服务企业更是雪上加霜。针对这一严重事实,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这一问题,如果物业费不能同步调整的话,有些企业将撤出管理区域。然,从现有管理现状来看,在已经签订服务合同的小区,合同履行期间要大幅调整物业费水平显然有很大难度。那么,物业服务企业在明知履行合同需要巨额亏损的前提下,能否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成
为现阶段我市物业服务市场的最大问题。为此,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搞好物业服务,给民众一个安逸的生活、休息的环境,稳定物业服务市场成为近阶段的主要工作,下面特就上述问题提出现阶段的解决方案。
一、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对物业服务企业上缴的营业税予以返还,补贴物业服务企业的亏损。由于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均处于微亏或亏损,所得税几乎无法征收。物业服务企业纳税的税目只有营业税,虽然比例不高只有5.6%,但是如果政府能够将这部分税收返还物业服务企业,补贴其亏损,这样物业服务企业才有一些生存的机会。
二、物价管理部门对前期物业管理阶段的物业服务费用的核定应尽量考虑物价水平及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适当上调前期物业服务费用的水平,从而提升整个物业服务市场的收费水平。
三、新签或续签物业服务合同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充分预见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之趋势,提出物业费用水平时应当有充分的考虑。对于业主确实无法忍受高额物业费用的物业小区,政府管理机构应允许物业服务企业解除合同,同时加强对物业小区业委会的引导,鼓励实施自治管理,从而降低物业收费水平,有关部门应适时对管理者进行有效培训,提高这些小区的自治管理能力和水平,以达到物业小区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