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九三学社界别委员组应邀对我区(普陀区,下同)海岛民居防台防潮减灾概况做一次典型岛屿的初步调研,总体印象是近20年来海岛民居得益于海洋经济发展,一半以上民房已经过改建或重建,原来的木石建筑改由钢砼混合结构替代,增强了抗御风暴侵袭的稳定性。但仍有相当一部份老旧房子有隐患存在,特别是一些“大岛建,小岛迁”遗存大批无人看管日益破败的房屋,可能成为风灾重点岛屿,而且海边房屋一般位置较低,近年潮位升高存在被浸危险。对此,委员们认为虽然过去五年我区风灾减少,但潮位在逐年增高,仍需建立一套实用的“海岛居民住房防台防潮减灾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我省科技系统网络介绍台州市温岭沿海城乡已试验5年,成效显著。据资料报道,这套系统可通过光缆直接联系全区各岛各社区(村),以有效管理各岛各类房屋的基础特征数据,系统地图包括卫星图、区域政区、村域、道路、岸线、潮位、海浪、房屋高程等图层,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抗灾能力模型对应关系,能自动生成地理信息地图分级房屋点分布图,各类直观的统计图表,并根据预警信号,即时在地图上用红、橙、黄、蓝不同色标标出房屋的空间地理位置,为领导决策提供多视角的灾难预测区域分布图,能迅速作出避灾(疏散转移)救灾的决定。
据向我区有关部门了解后,委员研究认为我区已基本具备建立该系统的基础条件,新设立区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可提供主体。希望政府借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东风,整合各部门技术力量,尽快实施,造福海岛人民。